第三十二章 写剧本 (第3/4页)
惊又急,紧急部署对策,组织特科劫囚车营救,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功。1929年8月30日,彭、杨、颜、邢四人在魔都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杀害。叛徒的卑劣行径与当局的残暴激怒了革命志士们,中央决心惩处叛徒。
中央特科第二科,传说中的红队情报科科长陈庚亲自指挥了这次惩叛行动。1929年11月11日,当白鑫即将登车逃走时,红队队员们按预定计划从天而降,伏击镇压了叛徒,并乘着人们惊慌奔跑的混乱之机,悄然隐去。由于事发的霞飞路位于当时的法租界内,此次特科惩治叛徒的事件影响很大,被各大报纸纷纷冠以“东方第一大暗杀”。
许望秋决定以暗杀白鑫为原型写一个锄奸故事,名字就叫《锄奸》。当然,由于这个故事涉及到众多领导,审查时会有麻烦,因此许望秋决定将整个故事改头换面,中央领导改成了省委领导,魔都改成了滨海市,人物的名字也全部换掉。
许望秋没有留过学,没到好莱坞发展过,但他对好莱坞类型片有深入研究,反复研读过《救猫咪》好莱坞剧作书籍。按照好莱坞类型片模式写剧本,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事。他按照好莱坞类型片的标准模式,将故事分为三幕,以军警突袭会场为开端,营造出紧张气氛,整个第一幕写特科想要营救被抓走的同志,但营救失败,四位同志被敌人杀害;第二幕写特科查出叛徒是白鑫,但白鑫被秘密保护起来了,特科历经重重险阻,查到了白鑫的真实下落,并制定最终的暗杀计划。第三幕,特科伏击成功,白鑫被击毙。
按照好莱坞类型片模式,在电影进入到一半的时候会有个假高/潮,主角或者主角一方看上去马上就要胜利了,但紧接着形势会急转直下,主角一方会遭到重大挫折。许望秋也决定遵循这一模式,特科队员的刺杀行动早在敌人的意料中,其实是为了将他们引出来而设计的陷阱。整个行动小组大部分战死,只有男主角和另外两个战士逃出生天。男主角扛起了重任,带着两名逃出生天的队员经过周密布局,最终除掉了叛徒。
许望秋对自己的改编非常满意,如果按照真实故事来拍,特科队员直接把白鑫干掉,那整个故事会显得比较平淡。增加一次失败的刺杀会让整个故事跌宕起伏,也让故事更加扣人心弦;同时对主角的刻画也大有好处。主角是个年轻人,是锄奸队的普通队员,在队友们大部分战死的情况下他挺身而出,扛起了锄奸重任,人物的成长轨迹也就出来了。
时间滴滴答答的跑到十点,寂静的校园突然被喧嚣声打破,北电的学生们看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