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章、1867眼球效应 (第3/4页)
保卫奥斯曼帝国去发动战争。
更不是实力,经过了两次近东战争的打击,奥斯曼帝国早就元气大伤了。
现在是万事俱备,只欠一个战争“借口”了。为了这个合理的借口,弗朗茨的头发都快要掉光了。
外交大臣韦森贝格:“我们已经掌控了奥斯曼政府屠杀亚美利亚人的证据,遇难者中还包括1867名帝国公民。”
说完,韦森贝格从信封中拿出了一叠厚厚的照片,上面正是奥斯曼士兵进行屠杀的画面。
如果不是翻看了几张过后,觉得有些熟悉,弗朗茨都差点儿信了。
照片肯定是真的,以这年头的摄影技术,想要进行造假也不现实。
只不过发生的时间,可能存在一点儿误差,也就提前了那么几年。
时间点不是关键,只要照片的内容是真实的就足够了。
犹豫了片刻功夫后,弗朗茨还是把印象最深的那张“加特林扫射难民”拿了出来:“报纸上已经刊登过的,就不要对外公布了。”
韦森贝格面不改色的回答道:“陛下请放心,这些照片都是没有刊登过的。
你觉得熟悉,可能是拍摄的内容有些接近,实质上还是有区别的。”
弗朗茨点了点头,他还是相信专业人士的眼光。把制造战争借口的任务交给外交部,而不是让军方,主要是因为“专业”。
要不然什么士兵失踪、沉船,这种憋足的借口拿出来,根本就说不过去。
不要说国际上人家会不会信,就连国内都不会有人信。
相比之下,外交部的上千帝国公民遇难,就震撼人心的多了。
反正人都死了,维也纳政府说他们是奥地利公民,那就奥地利公民,无非是补办一个国籍的问题。
数字太大,没有关系。本身搞这个大数字,就是为了转移大家的视线。
把大家的关注重心转移到了数量上,内心深处就不由自主的接受了奥地利公民在奥斯曼帝国遇害说法。
数量问题,大不了战后给他们平反。把公民换成“申请待审批的移民”,下调遇害公民人数,甩锅给无良媒体不严谨就行了。
反正在尘埃落定前,维也纳政府不会在官方文件上说明遇害人数。外界怎么解读,随意就好。
……
1882年4月20日,在欧洲世界还沉浸在巴黎革命中的时候,一则由巴尔干日报刊登的“奥斯曼帝国屠杀奥地利公民”新闻,横空出世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