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章、1867眼球效应 (第4/4页)
打破了局势。
“1867”那个宣红的数字,吸引了一地的吃瓜群众。随后又有多家报纸跟进报道,只不过这个数字多样化了。
最多的已经人数过万,最少只死了2人,还是在奥斯曼帝国屠杀国内少数民族的时候受了误中副车。
数量多少不重要,总之奥地利人怒了。那一张张充满血腥的照片,已经触及到了大家的内心底线,社会各界纷纷要求政府惩戒奥斯曼帝国。
受此影响,1882年4月22日,维也纳政府正式照会奥斯曼帝国,就屠杀事件进行谈判。
什么都不知道的奥斯曼政府,在一脸懵逼中收到了奥地利外交照会,迷茫了一阵子才反应过来——不好,危险了。
本来就是为了找茬,谈判自然不可能顺利。1882年4月24日,维也纳政府单方面宣布谈判破裂。
理由是:奥地利要求派出调查组,深入奥斯曼帝国境内进行实地调查,遭到奥斯曼政府拒绝。
屠杀少数民族是存在的,就在不久前还有几个亚美尼亚人村子,在国内民族冲突中被捣毁,不过这不是奥斯曼政府拒绝的主要原因。
只要能够证明没有屠杀奥地利公民,这些事情都是小问题,大不了被舆论骂一阵子,反正他们一直都被欧洲舆论抨击。
问题是派出调查组的同时,奥地利还要求派兵保护,并且这个人数还高达一个师,这就没办法忍了。
普俄战争已经证明了飞艇的运输能力,把一个奥地利步兵师放进内陆,那简直是在自杀。
拒绝的原因自然被奥地利媒体选择性的忽略了。奥斯曼帝国那都是野蛮人,为了调查组的安全,肯定要派兵保护啊!
人多?
才一个步兵师而已,只要奥斯曼政府心里没有鬼,就不应该忌惮。
双方思考问题的角度,都不在一个频道上,最后得出来的结论自然不一样。
谈判破裂后,奥地利国内叫嚣着报复的声音,一下子高涨了起来。
主战派的声音渐渐压倒了反战派,战争的氛围越发浓郁了起来。
……
↑返回顶部↑